煙火的原理
煙火的來源,相信若有瀏覽過煙火源流考的話,應該對煙火的起源時間有一個大概的認知。
煙火的製造是一件十分危險卻也充滿成就的工作。在這裡;我將會舉一些高空煙火及地面煙火實際製作的例子,但是,為了安全起見,凡涉及氧化劑或配方的部份,本人予以審慎的保留。
煙火大致可分為高空煙火與地面煙火兩大部份。目前在台灣的煙火系統其起源有二:一是早期聯勤兵工廠的李蘭亭先生自大陸來台時,在兵工廠參考日本書籍及自行研發的;另外就是直接自日本引進技術者。然而不論是屬於兵工廠或是民間引進,其主要技術應該都是屬於日本煙火系列則怠無疑慮。
高空煙火不但有分各種大小不同的尺寸,其花樣也是爭奇鬥豔,另人目不暇給。在此,我們就以最基本的花樣─高空牡丹,作為煙火製造的說明範本。
煙火彈的尺寸自2,5英吋,3英吋,4英吋,5英吋,6英吋,7英吋,8英吋,10英吋以至12英吋直徑的煙火彈。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7英吋煙火彈,這個尺寸是日本獨有的品種,然而國內承襲日本的傳統,因此每年國慶煙火的煙火彈中,7英吋的數量頗為龐大,因之生產給聯勤的民間廠商,還得特別生產這種外銷尺寸所沒有的『特殊彈』。
至於將煙火視為『藝術』的日本人,甚至發射過36英吋的巨型煙火彈,在裝設煙火彈時,還需要動用大吊車才能裝進發射管。
所謂牡丹煙火就是煙火在開花時,以單色或各色自煙火彈中心爆裂,進而向四處飛散,這時就是我們在天空所看到的煙火,所以僅管我們的感覺煙火是平面的表演,實際上;煙火在夜空可是以立體的方式飛散的。
將上述的各種原料過篩均勻之後,就可以開始置入滾筒內逐漸以噴霧狀加水,令其成棵粒狀。當然,在藥粉中已經加入了少量的糯米粉以助其成粒。至於棵粒的大小,則視煙火尺寸大小不同而異。在有色光珠的外面,還要滾上一至二層的引火藥,由於煙火在瞬間爆炸時,速度極快,因此需要以黑火藥為外引火藥。
在滾光珠的這個階段,我們稱之為『造粒』,造完粒之後,需要曝曬的工作=惠星煙火大賣場,最理想的瀑曬,當然是太陽光所自然產生的幅射熱,但是由於台灣北部在冬季陰濕多雨的特性,烘乾設備也是必需要準備的工具。在光珠乾燥之後,就是結合煙火彈的工作了,不過在介紹結合之前,一些準備工作,也必需已經就範了。
欲使煙火彈均勻的在天空炸開又圓又大的煙火,以稻糠裹以黑火藥製成的『割藥』是重要的元素之一。『割藥』是置於煙火彈中間,用以炸開煙火彈紙殼用的,而『光珠』則緣著紙殼壁整齊的排列著。在割藥的中間,還有一隻準備點火用的導管,一端是穿過紙殼接著『導火索』,一端則位於煙火彈的中間,也就是點燃割藥的一端。
國內的『導火索』早期都是由人工製造,但其時間很難控制,品質也欠佳。 目前國內所用的『導火索』都是由日本進口,品質十分穩定。『導火索』的功用在於延遲點火爆炸的時間。通常一公分導火索其延遲時間為一秒鐘。在固定好『導火索』與煙火彈內的工作後,就開始將兩半的煙火彈扣在一起,稱之為『打彈』。
將扣在一起的彈先臨時固定,接著就是要開始貼紙的工作了。貼紙的方式與層數,對煙火的品質有很大的關係,從數層到數十層都有,視煙火彈尺寸而定,當然是尺寸愈大的,貼的層數愈多。大部份的貼彈工作都不能一次完成,而必需要在貼了數層之後先拿去曝曬,乾了之後再繼續貼,直到達到應有的層數為止。